一起普通民事诉讼案件从立案到结案,正常需要多长时间?一个月?两个月?半年?还是一年?如果是10天、20天、30天呢?2017年8月,信阳市平桥区法院速裁团队的成立初步实现了“以少量速裁法官审结多数简易案件”的目标,一年来,速裁团队共受理案件1219件,结案896件。结案率高达73.5%,案件大部分在30天内审结,许多案例在10天内结案。
去年8月15日,平桥法院召开司法改革工作会议,速裁团队应运而生,“专业的小额速裁团队专注于简案快审,准确把握当事人需求,最大限度地简化民事诉讼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平桥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萍说道。在院党组的推动与支持下,经过一年的探索与磨砺,速裁团队已形成规范、步入正轨,成效初显。这是平桥法院在司改道路上的一队急行军,它背负着司法对公正的要求,承载着民众对效率的期待,倍道兼程。
繁简甄别,坚持简案快办。在立案阶段就对各类纠纷案件精确识别、精确分流,遴选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双方争议不大的交通事故、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金钱给付类民事“简案”交由速裁团队审理判决。办案法官受理案件后,在保证案件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庭审程序,缩短办案周期,做到案件快速流转、快速调判,构建“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司法便民通道,最大限度优化审判资源,全面提高审判质效。
3月2日,平桥法院立案部门收到一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因该案涉案标的额较小,案件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不大,符合简案标准而被分到速裁团队。收案后,速裁团队员额法官丁国志迅速办理完毕诉前各项准备工作,于3月14日即公开开庭审理该案,3月19日速裁团队一审判决被告易某偿还原告张某65400元,被告肖某承担连带责任。在收到判决书后,张某既惊讶、又惊喜,速裁团队高效率的工作,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调判结合,缩短审理周期。案件进入速裁团队后,速裁法官始终坚持将法理情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将调解贯彻于立案、送达、审理等各个阶段。首先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解,对于当事人有调解意向的,法官及时与双方当事人约好时间地点进一步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得大部分案件均能服判息诉。对于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案件,速裁法官将径行开庭,快速裁判。
家住息县城关镇北大街的张某因与信阳某园林科技有限公司产生劳务合同纠纷,于2018年5月10曾到平桥法院速裁团队进行过调解,并且有了满意的结果。因知晓速裁团队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2018年5月22日,张某带领与该公司有同样劳务合同纠纷的陆某等11人到法院,明确要求通过速裁团队进行调解。接到案件后,速裁团队员额法官吕寿春采取类案集中调解的方式,仅仅花了半天的时间,便帮所有当事人追回欠款,双方握手言和。
便民司法,不减公正质效。速裁,突出的是快速高效;便捷,实现的是为民利民;司法,不减的是公平正义。用更为简易的司法途径解除当事人的诉累,实现当事人的权益就是速裁团队所要做的。为方便当事人诉讼,速裁法官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及节假日开展调判工作,在调解地点的选择上也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便利,有效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司法需求。也许有人会认为,速裁团队承办的大多是一些 “小案子”,但事实并非如此。速裁团队简化的是程序,未减的是公正与质效,不管多小的案件,速裁团队的法官们都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认真研判分析,坚持做到案件事实说得清、法律依据用得准。
8月2日上午,家住平桥区长台关乡移民新区的李某将一面写有“公平公正彰显法律尊严 快速快捷体现司法为民”的锦旗,送到平桥法院速裁团队员额法官张素的手中,表示对法院的感谢。在本案处理过程中,张法官始终秉承公正办理、坚持质效双优的工作原则,最终在最短时间内审结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并将案款发放到当事人手中。
速裁团队成立一年来,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宗旨,职责明晰、合理分工,有效缓解了平桥法院民商事案件审理压力。对此,平桥法院速裁团队负责人,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建立表示:未来,平桥法院仍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研究对策,将速裁团队打造成平桥法院公正、廉洁、便民、高效的另一张名片,让正义既看得见,也来得及。